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奉系江山 >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稻育秧

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稻育秧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而且国外的那些农场都是要面向市场的,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,他们再去种什么。咱们建立少量的农场或许不用考虑销路的问题,要是奉天遍地都是农场,就不能不思考了,要不然粮食大量积压,这些老百姓也会失去积极性。

    在王永江的脑袋里真没太想过粮食太多了怎么办,一直以来,中国人都在半饥半饱的状态,从来就没有吃饱过,粮食一直都是最宝贵的。不过仔细一想,也有张廷兰这么一说,的确是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。

    岷源先生,辽阳有八万多的灾民,咱们平分八旗贵族的土地的时候,又有大量的老百姓获得了土地,我看先从这些人里面选出几十个作为试点,再让关内过来的移民也组成一些农场,总结得失之后,我们再确定如何得奉天推广。

    王永江听完之后,连连点头:搞试点这是最稳妥的办法,果然还是拙言脑子清醒,你想搞试点,肯定离不开投资吧,现在奉天最赚钱的生意就是走私了,我就说你不能把这些事情推开,你要一肩挑起来

    张廷兰也看透了王永江的心思,这家伙老奸巨猾,就是想让自己出工出力,帮着他尽快解决财政的问题,不过既然说到了这里,张廷兰对移民计划也有了更多的思量。

    移民不是把人拉到奉天就完事了,还要让这些人尽快扎下根来,适应奉天的生活,接受政府的管理,把他们真正转变成能够利用的力量,融入到整个奉天经济体系之中。

    相反,如果不能对这些人有效的管理,即便是引进了再多的移民,也不能让奉军的力量得到根本的提升。

    岷源先生,既然说到了这里,咱们两个谁都别跑,你负责在奉天划定荒地,组织耕牛种子农具之类的,还要提供一部分资金。我去联系奉天实业团,让他们出面组织一些劳务公司,由公司出面,从关内引进移民,每引进一个人,咱们给一块大洋的提成。另外咱们和张勋不是准备和张勋合作么,正好也加上移民的这么一条,西北贫瘠穷困,而且还要马家军胡作非为,正好能把老百姓吸引过来

    他们两个达成了一致的意见,很快就变成了一份报告送到了老张的面前,老张对民政经济事务,是无条件的信任王永江,何况又有张廷兰加入,这件事情很快就通过了。

    奉天上下都动员了起来,刘书成亲自出面组织劳务公司,乔瑞轩也去联系晋商团体,让他们帮忙寻找哪里受灾,哪里有战乱,这些地方必定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,只要花一点代价,就能把他们带到东北来。

    很快行动就全面铺开了,晋商长期以来,都是中国最顶尖的商人群体,他们全盛的时候,几乎把持了中国的经济命脉,在政坛上也是数一数二,可不是那些煤老板能比的,民国期间也有巨大的影响力。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一个移民能净赚一个大洋,绝对是比绑架还容易赚钱的买卖,随后就有大量的商人活跃在各处,不断的往东北忽悠移民,多了后来,奉天方面不得不制定了名额的限制,不敢让这些商人敞开了来,不然早就超出了奉天的安置能力。

    等到事务落实下去之后,张廷兰反倒轻松起来,他早就在城外购买了一大片庄园,正好流光在城里憋了好几个月,现在也能到城外撒着欢的跑。

    在庄园向阳的一面,张廷兰建了两排温室,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位少爷又要折腾什么,好好的大块玻璃,随随便便就镶在了一片棚子的上面,简直就是在浪费东西。

    他们不知道,这正是张廷兰鼓捣出来的温室,此时里面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,绿油油的长满了水稻苗儿,密匝匝的透着生机。。。

    :  又是吐血四更啊,求票票,就剩下几个小时了,不投就浪费了啊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